2007年11月17日

一場令我觀念改變的演講

週四台大校慶放假 我為自己預約了一場演講

演講的題目很八股 於是我打著去現場拿雜誌 看看講者和排場後就閃的心態去參加

當天我吃的很飽 心中想著待會要去重訓為大專盃做準備 這場演講只是讓我消化消磨時間用

我準時在開講前一分鐘進場 滿滿的聽眾讓我感到反感和疑惑 為了秉持自己的原則按耐住離去的想法 我往演講聽前方搜尋座位

運氣很好 剛好找到個夠我呈現慵懶姿勢的小位子 我便帶著點睏意開始欣賞

演講開始 30雜誌播放了一段介紹影片

內容大約描述了25~35歲之間有大成就的偉人,譬如甘地、居里夫人、愛因斯坦、比爾蓋茲等

我忽然被這部影片所喚醒 驚覺自己剛好邁入25了 可是捫心自問 我現在有大抱負和夢想嗎

內心的澎湃忽然久久不能自己

接下來是柴松林教授和陳垣崇教授

柴先生真的是一位很有趣的人 讓我見到了讀書人對於社會服務的熱忱和影響力

聽完後讓我覺得受完大學和碩士訓練後 只有想到去科技業上班賺錢的心感到慚愧

之後兩位講者對於台灣競爭力和培養國際觀也有著墨

我在準備離開時前一刻受到觀念的扭轉

以往我對於出國唸書需求提出的問題是:為何要離開台灣到國外學習

現在我的想法是:為何要留在台灣學習

這了兩個問題好像很簡單

但是對我來說 觀念上的差異在於以往我是從在台灣的角度去思考

聽完了這場演講 我開始從在地球上的角度去思考

我活在地球上 台灣大學又不是世界最頂尖的學校

有機會 我當然要去更好的地方 更棒的研究團隊

很高興我聽了這場演講 雖然沒拿到雜誌 但我似乎得到了這份雜誌的精神

未來工作的四年裡 我要好好的準備自己了

25~35歲 是讓我展現的時刻

沒有留言: